13585641407

CONTACT HOTLINE

中华公益法律帮助网

The public welfare legal aid network

特产换名牌 创新打品牌_湖北保康巨仙宫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来源: | 作者:juxiangongweiquan | 发布时间: 2016-11-07 | 6825 次浏览 | 分享到:
特产换名牌 创新打品牌_湖北保康巨仙宫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

                                                                                  ——保康县石龙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堃德

 石龙茶叶专业合作社前身为十龙岗茶场。于2010年10月13日经工商行政机关注册为茶叶专业合作社。目前茶园面积发展到3000亩,场内员工达130余人,年均生产茶叶4000公斤,销售收入30万元,年净利润达9.3万元。回顾近几年合作社发展情况,其主要改新思路是特产换名牌,创新打品牌。

一、规范营销行为,改制三大环节。

近三年来,合作社由几百亩基地增至为3000亩绿园,主要规范是从改制三大环节入手。一是出资买断经营权,石龙茶叶专业合作社是三个小场(石龙岗茶场、毛家岭茶场、农场)兼并而成。由原来的租赁经营变经营权买断运营,这不仅是资金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高效技能、管理智商投入。这种以谋取利的创新有效地促进合作社运营上规模。二是生产环节注重有机机制运行。去年冬季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家庭与消费联谊会引进北京爱土创典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根生态智能肥”进行有机肥试验,创建食品有机安全机制,促进“特产换名牌”工程具体实施。三是产品质量严格把关。茶叶生产工艺涉及产品经营效益。在工艺把关上选派技术人员赴外地培训深造,生产环节严格工艺流程。分级分段实施质量检测关,在名牌上创效益。

二、依靠政府扶持,扩展外因环境。

茶园更新、规模扩大是一项攻艰工程,自身在资金短缺基础上不通过扩展外因环境难以实现目标。本社紧紧依靠各级政府的职能导向力量,在资金扶持、项目申报、规模扩展上攻难点、打硬仗、勤汇报、多跑腿。最终襄阳市发改委对其申报项目给予政府扶持,三千亩茶园的60%面积得以更新改造。目前园内一片绿色,长势喜人。

三、创新打品牌,效益上档次。

我县经济会议提出“绿色强县”战略。在此,本社借以东风主动与我县龙头产业对接,加入农副产品质量示范行列。在商标使用、产品对接、效益提高环节找市场、找平台、建窗口,力争行业做大做强。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总站在湖北省首期设立服务站,这对我们小型合作社来说是一种营养补助机制。我社积极响应湖北服务站的联社创建邀请,及时加入联体行列。通过运营示范以此有效提高小型企业的自身形象和产品形象。未来三年,在运营机制建设方面施行三年三大步:第一步,茶园改造、产品认证以“有机”标准为规范要素,管理创建“有机”运行模式。百分之百地进行有机施肥,有机除草除虫害,通过有机标准创品牌。第二步,外型包装上档次,求规范。使用“巨仙宫”注册商标,标明有机认证标志。第三步,找市场、找平台、建窗口。把茶叶销售全国各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使农民增收。提高合作社产品信誉度、知名度,展示“绿色强县”中的绿色保健形象。施行人性化管理效能,创新打品牌,效益上档次。